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宣传 > 定襄县教育工作大事记

定襄县教育工作大事记

2013年01月08日 07:31:33 来源:定襄县教育文化体育局 访问量:1289

1985年底,全县幼儿教育机构有146所,共168个班,受教育幼儿3423人,幼儿教师187人(其中小学附设学前班149个,入学幼儿2999人,幼儿教师153人)

1985年全县有五年制学校111所,在校学生19143人、入学率达到99%,巩固率为99.7%,经省政府验收,成为“初等教育普及县。 

1985年—2002年,高考为每年7月7日至9日,中考为每年的7月20日至22日。高考科目,1994年前为文科六门(语文、政治、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理科七门(语文、政治、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1990年科目实行主客观分卷考试,1994年考试科目改为“3+2”即文科:语文、数学、外语加政治、历史。理科为语文、数学、外语加物理、化学。

1986年7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政府制定并通过《定襄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1986年开始农村按上年人均收入的1.5%征收教育费附加,城市按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的3%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

1987年县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的管理办法,教师工资下放乡财政。

1987、1988小学教育经费由乡财政支付。因乡镇间经济基础和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经费困难,1989年由县统筹。

1987年,全县共有高中两所(定襄中学、宏道中学)学生1091人,八年制学校43所(其中城关镇8所、杨芳乡5所、官庄乡4所、南王乡5所、神山乡7所、河边镇3所、宏道镇6所、季庄乡3所、受录乡1所、白村1所),单办初中9所,共有初中学生8802人。1987年,电大工作站撤销,设立自考办公室。主要管理成人自学考试。

1988年根据省《关于加快和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试行意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意见》、《关于选评中小学校长的实施方案》、《关于教师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村三级的职责,实行了校长选评制、校长负责制。县、乡成立教育委员会,其主要措施是:人权、财权以及相应的业务下放至乡;校长由民主选聘;建立考核评比制度。

1988年,南王职中改为定襄县技工学校,行政归属劳动局领导,教师由教育局配编。

    1989年,横山职中因无生源、招收初中“3+1”补学班一个,1990年毕业后,学校停办,教师调离,只留几人看校。2009年横山村委在职中新建教学楼,横山学校搬迁到职中。

    1989年,部分学校开始购置计算机。

1992年将原城内学校的初中生并入二中,城内学校成为县直实验小学。

1993年1月,教育局、文化局、体育运动委员会合并,更名为教文体委员会。

1993年,国家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提出要在二十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县级财政必须实现“三个增长”(即每年对教育投入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教育事业费要每年增长,学生公用经费要每年增长)。

1993年,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了“听课大交叉、评课大交流、尖子大观摩”的三大教学活动。

1994年,开始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三算教学,结构转化”三项小块实验。

1994年,在南关学校、官庄学校各办了一个特教班。

1995年,经省政府验收,本县成为省第二批“两基”合格县。

1995年经省政府验收,成为“两基”合格县,全县小学121所,在校学生19437人,入学率达99.5%,巩固率99%,残儿入学率达到70%。

1995年以后,多次对民办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素质得以提升,并逐步择优转为正式教师。   

1998、1999年教师工资又下放乡财政发放。因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现象,2000年又收回县财政发放。

1998年,三位退休教师在县城办起康乐、新乐、春兰3所民办幼儿园。2000年县城又相继办起育苗、育红、医院3所民办园。至此,县城幼儿园增加到8所。

2000年,本县有了社会力量办学先后创办了智源中学、诚信中学、三中、古城职业中学等4所学校。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

2002年,县撤乡并镇,由原15个乡镇合并为9个、联校也随之合并为10个(官庄联校未撤)。

2002——2004实行保学金制度,全县共有288名小学特困生,130名初中特困生享受资助。2002年小学、初中由五、三学制向“六、三学制过渡。本年始新招一年级为六年制一年级。

2002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县教研室紧紧围绕“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宗旨,积极进行新课程的研究、指导和推进工作。

2002年取消民办教师。

2003年开始,全县实行六周岁的学令儿童全部入学。学制改革到2007年结束。为不使年级断层,教育部门规定,1995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原则下可升入初中,1995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均在原校升入小学六年级,当年毕业1463人。

2003年在王家庄学校新建一所寄宿制小学。

2003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新体制在国务院领导下加大中央及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提高了义务教育管理的层次,实行县级统筹。

2003年税费改革后,农村停收教育费附加。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增拨教育转移支付,小学每生每年90元,初中每生每年140元,中小学每生另加10元维修费。全县上拨转移支付290.74万元。

2003年省教育厅授予定襄“幼儿教育先进单位”。同年色织厂幼儿园因企业搬迁转为民办园。

2003年装备计算机的学校发展到32所,计算机增加到761台,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设率达到94%。

2003年至2009年改为高考6月7日至8日。中考为6月20日至22日。

2004年教文体委员会又更名为教文体局。

2004年秋季学段开始执行学生收费“一费制”,省、市、县三级教育、财政、物价部门联合发文,确定收费标准,县镇小学每生每年杂费60元,电教费16元。农村小学每生每年杂费50元,电教费16元。县镇初中每生每年杂费80元,电教费16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杂费70元,电教费16元。2004年秋学段国家对家庭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杂费、书费、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

2004年政府投资190万元在县城光明街新建职工幼儿园, 2006年投入使用。于2007年4月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复验,同年6月被评审为“一类一级幼儿园”。

2004年秋学段投入使用。除史家岗、兴家村之外,史家岗地区其余8村的小学4到6年级学生全部进入寄宿制学校。

2005年,国务院发出(国发2005)43号《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央财政逐年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2005年在集贤,2006年在白村相继改扩建了两所寄宿制小学。

2006至2008三年,全县投资2038万元(其中财政投入435.4万元),消除中、小学危房13484平方米;投资1547万元,新建学校13所。

2007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学杂费

2007年全县幼儿园发展到109所,其中县示范园1所,农村幼儿园99所,民办园9所,有84所达到“六有园”标准。在园幼儿4981人,入园率达到73%。2009年农村幼儿园减少到91所,在园幼儿3743人。

2007年4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复合材料厂(原大关山矿)企校分离,将子弟学校移地方由县教育部门管理。

2008年开始,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本费,“两免”的所需资金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6:4比例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由省、市、县按照5:2:3分担。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5:5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由省、市、县按照4:2:3分担。对寄宿生补助市、县按1:9分担。职业高中的学生国家每年补助助学金1500元。

2008年,教师人事档案由原教育部门管理改为人事局管理。

2008年省政府提出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要求在三年内全省消除现有危房。经过认真排查,至2008年底,全县各类学校危房总面积57363.3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26985.3平方米,C级危房21230平方米,B级危房9138平方米)。

2008年上报省、市审批项目学校30所,改造消除危房面积18451.3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3560.3平方米,C级危房4891平方米),总投资1675.53万元。

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中央与地方共同投资611.64万元,建成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学校24所,模式二学校86所,模式三学校28所,达到资源共享。电教设备由原来的幻灯机变成三机一幕,即计算机、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和多媒体的网络电化教学设施。全县各学校有计算机2280台,生机比为14:1。

2008年开始,教师档案由人事局管理,教师聘用、调动、晋级等由人事、教育双重管理。

2009年财务制度进行改革、教育经费由原财政拨付教文体局,教文体局拨付各学校改为各学校凭票据到财政局结算中心报账结算。

2009年春学段开始对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又进行调整,小学每生每年由2008年的254元提高到329元,初中生由2008年的392元提高到每生每年530元。取暖费每生每年60元。同时增加了寄宿生补助,寄宿生每年按250天计算,由原小学生每天1元增加到2元,初中生每天2元增加到3元,贫困寄宿生面为住校生的23%,所需资金按中央地方5:5分担,地方比例省、市、县按5:2:3分担。

2009年,上报省、市审批项目学校35所,改造消除危房面积19523平方米,其中 D级13427平方米,C级危房4229平方米,B级危房1867平方米,总投资1493万元。2009年,在县政府东侧,开工新建县实验第二小学。

    2009年全县职业中学仅剩2所。河边职业中学和2004年社会力量举办的诚信职业中学。

1988年,开始实施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后,县教育局严格档案管理,并制定了《定襄县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1994年《教师法》实施后,于1996年印发了《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对教师进行了重新认定和整顿。中小学校长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师范院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于2002年取消了“民办教师”。同年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由过去的分配变成了聘用。聘用教师、校长上岗必须“三证”齐全,即资格证、毕业证、上岗培训证。

    1986年中学专任教师645人,其中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248人,中专、高中学历332人,高中以下学历39人。合格率高中为22%,初中为31%。小学专任教师722人,其中师范院校毕业的420人,合格率为58.6%。

1996年,中学专任教师752人,其中本科学历56人,专科学历585人,中专学历111 人,高中教师格率为39%,初中教师合格率85.7%。小学专任教师688人,其中,专科学历122人,中专学历531人,合格率达到95%。

2008年,中学专任教师84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545人,专科学历290人,中专学历7人,高中教师合格率达到90%,初中教师合格率达到98.8%。小学专任教师1032人,其中本科学历238人,专科学历692人,中专学历102人,合格率达到100%。幼儿教师合格率也由1986年的78%达到100%。

 

四、教师待遇

 

1985年国家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94年1月1日颁布实施《教师法》。

1985年全县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收入为99元。

1993年10月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了每二年的10月份晋升一个职务工资档次制度,并实行了年终一次性奖金制度(以当年十二月份基本工资为数额)。

2006年7月工资制度改革,实行了每年1月份晋升一级薪级工资制度,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其中基础工资占70%,奖励工资占30%,工资构成主要有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教师月平均工资达到105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3倍。

2009年,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又增加了绩效工资。

 

五、继续教育

 

1985年以来,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学历进修、学科培训、在岗自学、离岗进修、集中培训等。

1993年2月举办了二年的幼儿教师培训,培训人数90人。暑期举办了校长岗位培训班,参培人数56人。

1994年,全县共有96名不达规定学历的初中教师参加了省教委组织的全员培训;有38名不达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参加了中师教育学习;有12名不达学历的高、初中教师到省、市教育学院脱产进修。

1995年,在提高校长、教师业务素质方面,共举办了6期各类培训班,参培校长61人,民办教师150人,初中教师193人,新分配师范院校学生65人。

1996年暑期举办民办教师师培训,84人参培,并培训校长61人。

1997年4月,对全县小学低年级教师进行了教学大纲、教材教法过关考试。

1998年至2000年,每年利用暑假对中小学的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参培率达到98%。

2001年,组织小学教师171人参加后继专科班学习。并组织中小学教师2140人参加了全省的继续教育考试。

2002年新课程改革实验实施后至2006年,每年分期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实验课操作培训”等,教师参培率达到100%。

2007年,完成信息技术教育高级培训19期。培训教师1600人。

2008年,组织高中一年级的任课教师参加了课改培训,并对118名教师进行了农远工程信息技术培训。

六、特级教师

 

徐存花   宏    道  1988年9月评为省小学特级教师

张泽华   实验小学  1996年9月评为省小学特级教师

吕艳平   实验小学  2007年9月评为省小学特级教师

李建香     定中    2007年9月评为省中学特级教师

李九莲     定中    2007年9月评为省中学特级教师

编辑:赵俊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定襄教育资源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