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宏道中心校党支部 2025年5月13日
宏道初中读书活动活动情况简报
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宏道初中利用课间操时间,组织了2025春季学期十一次读书分享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刘竹锋校长、刘子静老师以及全体教师。
按照计划,本次分享会由刘子静老师负责,分享的内容是郝晓东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啃读教育经典》第六章第三节《幼年是人格形成关键期》。
刘子静老师做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结合具体实际教学工作,做了认真而有深度的分享,老师们听得仔细,尤其是老教师们学得更认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用心撰写了读书笔记。
以下是部分摘录:
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在3-6岁九基本决定了。这一时期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会导致孩童的人格问题在以后的岁月中变得棘手,难以纠正,此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做好长期反复培养的心理准备,建立“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信念。如果孩子没有建立改变自我的认知和行动,就不能获得长久稳定的人格。
读书分享稿
宏道初中 刘子静
2025.5.13
读《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
“幼年是人格形成关键期”有感
书中本节主要讨论问题儿童是什么,以及其最主要的成因是在幼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引导和教育。
文中指出,问题儿童就是采用错误的方式来追求卓越的学生。由于无法从在校学习中获得自尊与自信,无法构建良性循环,产生自卑心理,造成学习困难落后于他人。
其原因大部分在于在同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没有得到在这个时期应得的营养。儿童性格的底色,大体成型于这个时期。
显然这个时期的主要教育方式以家庭教育为主。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来促进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性格发展。
首先父母应在孩子取得成就时多鼓励,少表扬,聚焦努力而不是聪明,肯定孩童的努力过程。
其次,父母应在孩童犯错时多指导,少批评。错误的意外是传授孩子价值观念的关键契机,人正是从错误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第3,不给孩子许诺,不逼孩子许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而不切实际或者超出能力范围的许诺往往适得其反。逼迫孩子做出无法完成的许诺,相当于变相鼓励孩子的撒谎、欺骗行为。
最后,允许情绪和愿望,但限制行为;表达权威,但不侮辱孩子。情绪为孩童提供稳定的心境,愿望为孩童提供动力,两者都需要发展但又需要正确引导,因此需要权威来规范,对错误行为给予纠正。
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在3-6岁九基本决定了。这一时期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会导致孩童的人格问题在以后的岁月中变得棘手,难以纠正,此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做好长期反复培养的心理准备,建立“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信念。如果孩子没有建立改变自我的认知和行动,就不能获得长久稳定的人格。